全国免费咨询热线

400-423-4367(24小时服务)

风景建筑打卡,旅游实拍技法,用手机和相机摄影都要了解一下

  我大天朝有很多知名旅游景点,自然也就不缺扎堆旅游打卡拍照的人。

  看别人发在朋友圈里的照片,无论是山水还是建筑,总是有一种波澜壮阔的感觉。

  可是当拍照的人换成自己,却似乎又拍不出来那份大气磅礴?

  问题出在哪里呢?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本篇文章,侍墨借用知名景区的拍照案例,给您分析一下,为什么拍摄相同的景致,别人就能拍得波澜壮阔,而你拍的却是波澜不惊?

  了解这些摄影技巧,手机和相机都可以拍摄大气磅礴的摄影作品。

  我们开始吧!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1

  若说杭州西湖美景,曲院风荷不是前三也能排到前五。无论哪个季节,前来拍照的游客都络绎不绝。

  图1这张照片为什么好看?

  首先,天气很好,水面微风,反射出了相对比较清晰的倒影。与桥亭的实景相映成趣。

  其次,岸边盛开的樱花,也是一个有趣的前景。有了花朵作为点缀,曲院风荷仿佛人间仙境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2

  和图1相比,你有没有发现图2有什么不同?

  图2的拍摄角度,稍微变化了一下,虽然还是用樱花作为前景,还是拍摄到了桥亭的倒影……但是,桥亭的实物外墙,好像会有一点点向右拉伸?

  这也是侍墨想要分享的第一条摄影技巧——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3

  那么,什么是广角畸变效果呢?

  广角畸变效果,简单地讲,是因为采用广角拍摄的原因,所引起的“中间收缩,四角扩张”的透视效果。广角畸变的效果与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并不冲突。

  打个比方来讲,典雅庄重的翠光亭,如果是从正面拍摄,效果是图3这样的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4

  如果我们把拍摄角度调整到翠光亭的一侧,就会拍摄出图4这样的效果。

 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,离我们最近的这个亭子尖角,比照片两侧的亭子尖角,看上去更长更尖,效果更夸张。

  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5

  如果把镜头推得再近一些,就获得了图5这样的效果。

  现在,您可以仔细对比一下图3、图4和图5。通过对比就不难发现,图5中的这个上扬的亭子尖角,畸变更明显,效果更夸张。

  当然,支撑这个亭子尖角下方的柱子,也会随之有一些变形——竖线变成了斜线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6

  类似的情况还有,像示例图6这样,利用广角的畸变,故意把亭子的尖角拍摄出菱形外扩的效果。

  这样的拍摄手法没有对与不对,取决于您想要什么效果。利用好了广角的畸变,是可以拍摄出很多有趣的照片的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7

  因为广角畸变的影响,当拍摄机位离摄影主体比较近时,就很容易拍摄出比较夸张的效果。

  所以,如果是想拍摄有趣的照片,我们也可以离摄影主体稍近一点。

  利用广角畸变效果,让摄影主体呈现出“拉伸+扩张”的效果。参考示例图7,把摄影主体拍摄得波澜壮阔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8

  反过来讲,如果是想拍摄比较规矩的风景照片,我们首先要离摄影主体稍微远一点;然后,尽量把摄影主体,放在照片的中间位置。

  参考图8,这样做的好处是,可以避免摄影主体因为广角畸变效果而导致的景物变形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9

  因为广角畸变原因,而产生的景物变形,是拍摄距离越近效果才会越明显。

  反之,拍摄机位离主体越远,景物变形的效果就越不明显,甚至可以忽略不计。

  您可以仔细观察一下示例图9,这些水边的小房子,就算是位于照片最右侧,最靠近右边的那一间,也几乎没有什么变形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10

  所以说,如果摄影主体离我们比较近,如果不想拍出夸张的广角畸变效果,我们就要把摄影主体往照片中间放,参考图10。

  如果摄影主体离我们比较远,广角畸变的效果都可以忽略不计了,那么摄影主体的位置也可以适当地调整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11

  还是用曲苑风荷的这个桥亭作为摄影主体,在图11中,桥亭这个位置是照片的最右边。

  这么拍行不行呢?侍墨给您分析一下这个效果。

  左侧是开满樱花的树枝,可以作为引导线;右侧是摄影主体,呼应了樱花树枝的引导线。

  而从视觉重量方面来看呢,左侧的樱花颜色浅,右侧的桥亭颜色深,画面占比还比樱花要多很多。

  所以给人的感觉是,照片的右侧偏“重”一些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12

  其实把摄影主体放在照片的一侧,也不是不可以。

  有一种构图叫做对称构图——并不是一定要画面元素左右对称的。

  对称构图的高级玩法,是让画面元素左右平衡。

  比如说,示例图12就是用右侧的樱花,来平衡左侧的桥亭。

  虽然樱花的颜色比较浅,但是画面占比很大。也可以起到视觉平衡的作用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13

  水能孕育万物。不夸张的说,只要是有水的地方,就会盖起很多漂亮的建筑;就会吸引很多前来打卡拍照的人。

  而有水的地方,通常也会产生倒影。参考图13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——

  在天气通透+水面无风的情况下,清晰的倒影,会让画面元素的视觉重量“翻倍”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14

  图14和图13是同一个场景。通过对比,我们就不难发现,图13中的摄影主体更加醒目。

  为什么呢?

  首先,是图13的摄影主体(实物)画面占比,比图14更大;

  其次,图13有清晰的倒影而图14没有。清晰的倒影,让摄影主体的视觉重量“翻倍”了。

  因此,虽然拍摄的是同一幢建筑物,图13会比图14更醒目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15

  回到曲院风荷的这个场景,还是用桥亭作为摄影主体,有了倒影的加持,摄影主体的视觉重量“翻倍”了。

  在示例图15当中,桥亭的位置偏右,樱花的树枝也偏右,画面元素的“重心”都在照片的右侧了,左侧却没有什么与之相呼应——因此,照片看上去就是右侧偏“重”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16

  如果是不想让摄影主体的视觉重量加倍,又想要拍摄出倒影的效果的……那就直接拍摄倒影好了。

  参考图16,取景的时候刻意避开岸上的实物。只拍摄水中的倒影,亦真亦幻,看上去也挺诗意的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17

  我天朝文化,以方圆为本;而方圆结合,你是我天朝建筑物的特色之一。

  所以,如果不知道如何取景构图,那么就去找景区建筑物中,带有“方”和“圆”特色的画面元素。

  比如说,像示例图17中,这个圆形的门洞,以及门洞里面,方方正正的廊檐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18

  用方形和圆形这些有形的图形作为框架,在取景构图时,我们可以,把摄影主体放在这些框架里面。

  比如说,景区的也不是游客很多吗,那么我们就站在门洞之外,拍摄景区里面的游客。

  参考示例图18,游人多虽然有时候会影响拍摄效果,但有时候也是可以借力的。

  人多未必就是坏事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19

  在游玩中刻意地寻找图形,练习拍照,我们还可以把“搜索范围”扩大一些。

  图形无处不在,比如示例图19中的这个长廊。

  顺着长廊的走向,我们不难发现,长廊的扶手以及房顶的屋檐,会因为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,而形成放射状的线条。让照片呈现出纵深感。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  ▲图20

  另外,在停车场或者一些林荫小路的拐弯处,会有一些类似于哈哈镜的交通反射镜。

  参考示例图20,这些镜子也是圆形的哦!

  拍摄镜子中的自己,作为框架构图的练习,也不错呢!

  关注柳侍墨,轻松学摄影!

Copyright © 2020-2028 pg电子官方网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